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,对这种挑衅必须坚决回击 | 袁岚峰
关注风云之声
提升思维层次
导读
这些政客使出的是相当无理的招数,如果无理招反而得到好处,他们就更会变本加厉了。只有让无理招受到损失,他们才能被迫变得讲道理一些。注: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!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,听公众号,查找“风云之声”,即可在线收听~
最近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,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把新型冠状病毒称为“中国病毒”(Chinese virus)。
以前,也有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人把新冠病毒称为武汉病毒或中国病毒,如国务卿蓬佩奥、共和党众议院领袖麦卡锡、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卡森。但总统这么说,还是第一次。
然后我们可以注意到,特朗普一发而不可收拾,不断地重复这个说法。有一张照片显示,在他3月19日的讲话稿中,他把“冠状病毒”(coronavirus)中的“冠状”(corona)划掉了,改成了“中国”(Chinese)。由此可见,这完全是他故意为之,而不是偶尔犯错。
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呢?
首先,在最基本的科学道理层面,只要不是生物战,一种病原体无论在哪里起源,都只是个自然过程,跟当地人民毫无关系。
例如1918年的大流感,杀死了5千万至一亿人,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杀死的人还多。用现在的术语说,这是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流感。这场流感在历史文献中经常被称为“西班牙流感”,因为是西班牙最先报道的。
但实际上,西班牙很可能不是所谓“西班牙流感”的起源地。当时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强国都在战争中,都在严密地管制舆论,不许传出任何有损士气的消息。于是,交战双方都对流感秘而不宣,虽然它已经杀死了很多人。西班牙是中立国,当流感传入后最先报道了它,于是就被扣了这么一顶帽子。
那么,1918年的大流感究竟是从哪里发源的呢?
美国历史学家约翰·巴里(John Barry)认为,病毒来源于1918年初的美国堪萨斯州农村(20世纪最致命的自然灾难,会在21世纪重演吗?)。那一年,美国决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,向欧洲战场派兵。大量青年应征入伍,流感病毒就跟着传播到了欧洲,最后传遍了全世界。
这种观点并不是定论。英国病毒学家约翰·奥斯福德(John Oxford)认为,病毒源自1916年英军驻地的动物。当时,英军在法国埃塔普勒(Etaples)有一处大型军营,每天大约有10万名士兵在附近移动。当地有大量迁徙的鸟类,还有鸡和猪,与密不透风的营房相隔极近。
还有第三种观点,认为病毒来自1917年的中国北方,由于中国派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传遍了世界。你看,到现在都是众说纷纭。
另一个例子是梅毒(https://www.guancha.cn/chenping1/2020_03_19_542473_s.shtml)。历史上,意大利人把梅毒称为“法国病”,法国人把梅毒称为“意大利病”,双方互相甩锅。
更有趣的是,波兰把梅毒叫做“法国病”,后来波兰把病传到俄国,俄国就把它称为“波兰病”。而土耳其跟所有的基督教国家都是敌人,于是土耳其人干脆把梅毒叫做“基督教病”。
从以上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出,无论一种传染病的起源地在哪里,当地的人民都没有道德责任。传染病是自然起源的悲剧,各地群众都是受害者,应该团结一致,而不是搞种族歧视。
然后,新冠病毒是如何起源的呢?现在还不清楚。
2020年2月27日,钟南山院士说,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,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。这话是十分公允的,因为在美国、意大利、伊朗等国都发现了与中国无关的病例,说明病毒也许早就在那里独立传播了。
当时我做过一期视频(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93657228,文章《新冠病毒起源何处?对这种问题应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| 袁岚峰》),解读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关于病毒起源的论文,以及思考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,欢迎大家去回顾。
根据这些基础的科学知识,就可以理解,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或武汉病毒,是非常无理而且无礼的行为,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挑衅。实际上,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斥责过这种行为,强调不应该把病毒跟特定地域或人种联系起来。这也是科学界的普遍看法。在美国政界和媒体界,也有许多人多次批驳了这种称呼。
那么,美国一些政客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病毒跟中国联系在一起,煽动种族仇恨呢?这是他们走投无路的一种表现。在他们的拙劣操作下,美国现在是疫情爆炸,股市熔断,一片混乱景象。这些人没有像样的招数扭转局面,就只剩下最廉价、最卑劣的招数了。这反映的不是他们的强大,而是他们的弱小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应该坚决回击这种挑衅。这些政客使出的是相当无理的招数,如果无理招反而得到好处,他们就更会变本加厉了。只有让无理招受到损失,他们才能被迫变得讲道理一些。
毛主席有一句名言:“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,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,要是讲一点理的话,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。”这正是我们现在要做的。
作者简介:本文作者袁岚峰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,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,“科技袁人”节目主讲人,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,入选“典赞·2018科普中国”十大科学传播人物,微博@中科大胡不归,知乎@袁岚峰(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yuan-lan-feng-8)。 责任编辑:陈昕悦